南昌左傳實業有限公司
移動電話:13687088555(張經理)
客服QQ:7113911 43955769
傳真:0791-86452423
聯系電話:0791-86452423
客服信箱:43955769@qq.com
今天在微博和知乎上看到關于的消息,引來了眾多網友的討論。大部分人都在吐槽限制民用電,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不便。
從網友提供的信息可以看出,停電原因有:由于電煤價格居高不下,風電出力不足,聯絡線經受能力下降,按照省、市工業和信息化廳要求,阜新地區開展拉閘限電。
東北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的通知是,全網新能源出力仍然較小,電力供應形勢非常緊張。為保障東北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防止有序用電達不到預期效果,請三省一區調度繼續做好拉閘限電準備。
其實這個事情看著并不像網友想象的那么簡單,究其原因還是跟“碳中和”的發展目標有關。
2020年9月,在聯合國大會上,我國領導人提出了“碳達峰”、“碳中和”30-60目標,即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2021年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其中一項重要議題,就是研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舉措,會議指明了“十四五”期間要重點做好的7方面工作。在業內專家看來,這次會議明確了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定位,尤其是為今后5年做好碳達峰工作謀劃了清晰的“施工圖”。
那么何為碳中和?何為碳達峰?
碳中和:節能減排術語,是指企業、團體或個人測算在一定時間內,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通過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自身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碳達峰:碳達峰則指的是碳排放進入平臺期后,進入平穩下降階段。
碳達峰與碳中和一起,簡稱“雙碳”。
東北限電和“碳中和”又有什么關系?
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就要限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煤的使用是一個重要的方向。中國目前的電力供應,還是以火電為主,其中煤電就占了99%。中國雖是產煤大國,2008年之前一直是出口煤,煤炭產量占了全世界一半以上,更是美國的5倍。但是煤炭從山西內蒙古運輸到東南沿海和從海外進口成本差不多,所以2008年之后開始進口煤。
今年因為煤炭市場異常火爆,價格上漲,于是我國不再從澳大利亞進口,由此導致國內煤數量減少。而東北以前發電過剩,支援別的地方,現在如果會導致巨大的損失,所以才不得不限制東北的居民用電。
停掉
而碳中和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新能源來代替煤、石油等化石能源的使用,減少進口化石能源。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綠色城市,綠色生活的發展目標。
雙碳目標不僅僅只是口號,而是要真正落地,改善目前的能源產業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
所以,“碳中和”這個政治目標,不只是國家政府的事情,也是需要企業和個人共同配合的。
企業
比如石化化工、電力、鋼鐵、建材、有色金屬、冶金、交通運輸行業都是碳排放的重點行業,其碳排放量之和超過全國碳排放總量74%,碳減排任務重、難度大,企業加強碳排放管理需求迫切。
從這個方面,國務院常務會議于7月啟動了發電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上線交易。據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2021年是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納入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超過了2000家,這些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40億噸。
趙英民說,建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與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
關于今年的煤炭價格上漲的情況,已經有不少工廠停電了。廣東東莞普通工廠停電4天,高能耗的停電一周!江蘇超1000家企業 “開二停二”,泰州、南通等地直接停電放假20天。陜西限電到年底,浙江化工廠四季度停電20-30天,還有山東、四川、云南、寧夏等多個省區都開始了“拉閘限電”。
個人
每個人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包括手機充電,空調,照明,冰箱,電腦,電視機,電吹風等等用電,一生需要耗費的電量約為10萬度。消耗1度電對應的碳排放量是0.785公斤,這樣,人一生因用電產生的碳排放量是:78500公斤。這個數據也是相當驚人了。
個人如何實現碳中和?
比如廣東的碳普惠平臺,將“碳幣”作為碳普惠網絡平臺的虛擬兌換券,由減碳量科學換算而來,提供給用戶兌換低碳獎勵。注冊用戶自身節約水電氣、乘坐公交車等低碳行為,碳普惠能夠獲得數據并計算出用戶的減碳量,然后換算成“碳幣”發送給用戶。
2021年1月,全國首個碳中和垃圾分類站落地四川成都,居民可以投放自己日常產生的可回收物,通過回收抵消碳排放量,還能獲得收益 。
所以“碳中和”是需要政府、企業以及個人共同努力才能達到的目標。能譜網也秉承著“傳揚零碳生活,共建零碳世界”的理念,為品牌企業提供:節能減排、碳資產管理、低碳生產、碳溯源標識等相關綜合能源服務,助力品牌企業在碳中和品牌建設中實現降成本、集管理、可溯源、增資產、響政策等全方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