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左傳實業有限公司
移動電話:13687088555(張經理)
客服QQ:7113911 43955769
傳真:0791-86452423
聯系電話:0791-86452423
客服信箱:43955769@qq.com
國際石油價格的上漲對我國經濟的負面影響是存在的,決不可忽視,但只要積極應對,加之價格調整的到位以及伊拉克、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中東地區問題的逐步緩解,這種影響的程度并不會太大、時間也不會太長。
自2001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在波動中呈現出不斷攀升的趨勢,今年10月多次突破每桶55美元,最終能否停止上漲還有待觀察。石油價格的上漲,雖然會增加OPEC和其他石油輸出國收入并以此促進其經濟增長,但石油在經濟中的特殊地位,決定了其價格的上漲無疑會通過減少企業利潤、增加企業生產成本,增加居民消費負擔等減弱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對世界經濟乃至相當一部分國家的經濟產生比較大的負面影響。
國際能源機構(IEA)分析認為,石油價格上漲的第一年將影響世界經濟增長放慢0.5個百分點,即2550億美元,到2008年,隨著石油輸出國對石油進口國石油進口需求的增加,影響才逐步消失。亞洲開發銀行對兩種方案進行了模擬分析,結論是當石油價格持續上漲10美元時,將減緩2005年亞洲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當石油價格持續上漲20美元時,將減緩2005年亞洲經濟增長1.5個百分點。
石油價格的上漲,無疑也將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這是因為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一個以相對高耗能的工業化和消費升級為特征的快速發展階段,加之我國石油生產能力十分有限,隨著經濟規模的擴大及增速的加快,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明顯提高。2000年我國凈進口(進口減出口)石油7576萬噸,2001年7072萬噸,2002年8130萬噸,2003年8299萬噸。這種影響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即令經濟增速減緩、推動價格上漲和減少貿易順差或擴大貿易逆差。國際能源機構分析了石油價格上漲對我國經濟的影響,結論是石油價格持續上漲10美元,將減緩經濟增長0.8個百分點,推動價格上漲0.8個百分點,減少(擴大)貿易順差(逆差)占GDP比重0.6個百分點;亞洲開發銀行的結論分別是0.8、0.5和0.1個百分點。
以上的分析判斷,最終取決于石油價格的上漲幅度和持續的時間,而上漲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又取決于石油需求、石油供給以及石油投機等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從這些因素分析看,石油價格短期內出現攀升不定,但長期穩定在高位的可能性很大。石油價格近一個時期之所以出現攀升不定,首先是需求的明顯增加。隨著2002年特別是去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增速的加快,石油需求增加明顯。2003年全球每天石油需求達7808萬桶,比上年增加148萬桶,其中我國和美國分別增加60萬桶和31萬桶。此外,一些國家擬準備建立石油儲備機制也對石油需求形成了一些壓力。其次是石油價格長期穩定在低位的水平,導致石油生產者只能維持在目前的生產水平,保持較低的石油庫存,限制石油生產能力。第三是地緣政治和緊張的市場狀況刺激了投機行為。目前世界上的石油潛在供給能力還是比較大的,但由于地緣政治的原因,難以形成現實的供給,主要是伊拉克、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中東地區。供給的緊張,相對為投機行為提供了可能,而投機行為則對石油價格上漲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果。所以說,目前攀升不定的石油價格,從長期來看是有穩定基礎的,但穩定在過去的低水平也不大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