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各大媒體競相報道,“人機圍棋大戰”第一場——谷歌圍棋程序AlphaGo對決韓國高手李世石。經過3個多小時的鏖戰,李世石執黑186手中盤負與AlphaGo。機器人首次戰勝了人類。為此媒體認為,這是人工智能發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代表人工智能已經能在諸如圍棋等高度復雜的項目中發揮出超過人類的作用。實際上,機器人早就開始應用于軍事領域,并在現代戰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機器人是指集機械、電子、控制、計算機、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學科先進技術于一體的重要的自動化裝備。自從1962年美國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臺工業機器人以來,機器人技術開始廣泛應用于現代制造業。由于科技進步,使得機器人技術及其產品發展很快,已成為柔性制造系統(FMS)、自動化工廠(FA)、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的自動化工具。
起初,發明機器人主要是為了代替人的勞動,提高工作效率。但由于機器人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可靠并可以在復雜環境中作業的特點,很快就被應用于軍事領域。軍用機器人是指用于軍事用途的自主裝置或遙控裝置,與用于工業生產的機器人不同,軍用機器人并不生產任何東西,而是代替人去參與作戰活動。
機器人從軍雖晚于其他行業,但自上世紀60年代在越南戰場嶄露頭角以來,日益受到各國軍界的高度重視。盡管軍用機器人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漫長過程,但隨著社會不斷創新和科技進步,特別是計算機、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機器人不僅能替代體力勞動,還能部分替代和輔助腦力勞動,重要的是還可以代替人去執行偵察、救援、排險、運輸、攻擊等系列作戰任務。目前軍用機器人還是一支新軍,所參與的作戰活動還很有限,但其巨大的軍事潛力,超人的作戰效能,預示著機器人在未來的戰爭舞臺上是一支不可忽視的軍事力量。